9月6日早上8点,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压氧科举行开科暨揭牌仪式。医院党委书记庞晓红、党委副书记、院长覃天等医院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仪式。党委委员、副院长张施明主持仪式。医务部、护理部、康复医学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全科医学科、门诊部、健康管理科等相关科室中层干部、医护人员代表等参加仪式,共同见证喜悦时刻。

仪式现场

揭牌
开科仪式上,覃天院长致辞。他说,大力发展高压氧学科建设,对我院急诊专 科救治、神经系统疾病等学科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压 氧舱的建设,有助于提升我院一氧化碳中毒及急性缺血疾病综合救治水平,也标志着我院脑科疾病及其他重症康复疾病的治疗迈上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阶段。医院将以此为契机,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持续提升医疗质量,确保高压氧科安全、有序运行, 将高压氧治疗打造成科大一附院一张靓丽的名片。
随后,由庞晓红书记、覃天院长、张施明副院长、黄进瑜副院长等进行揭牌仪式。

仪式结束后,各位领导及专家参观高压氧科,并对各项工作进行了了解和指导。


为最大程度满足各科室患者治疗的需求,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保障高压氧治疗的连续性,高压氧科工作时间安排如下:
一、周一至周五的工作时间
上午 08:00-12:00
下午 15:00-18:00
二、周六的工作时间
上午 08:00-12:00
三、周六下午、周日休息
四、节假日则由医务部根据诊疗需求安排开舱的时间。
五、遇紧急抢救需紧急开舱治疗的,不受工作时间限制,随时联系高压氧科医师张亮勇,联系电话:13132925227。
(图文来源/宣传科 胡萍)





高压氧科科室简介
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压氧科成立于2023年,YC3200型医用空气加压舱,室内宽敞明亮,环境优雅,可容纳34人同时实施常规治疗及危重病人的抢救治疗。目前拥有国内最先进、性能最稳定、安全性最强、人均舱容为4.23立方米的三舱七门大型氧舱群。设备和设施达到国内先进的标准,有先进的计算机自动化操舱与安全检测技术;空调系统能够永磁藕合感应传动外循环变频中央送风技术;多功能综合吸氧控制技术;供氧动态监测与流量计量技术;多画面电视监控系统,随时观察了解舱内病人治疗的情况。采用安全、阻燃、无毒内外装材料,设有消防水喷淋系统、氧气湿化装置。舱内设有急救供氧系统及负压吸引装置、气管切开吸氧装置、空调系统、电视播放系统、应急呼叫系统等。科室的专业技术力量雄厚。目前拥有副高级职称医务人员1名,中级职称医务人员2名,氧舱专业技术维护人员1名。
科普知识
一、 什么是高压氧治疗?
是指在超过一个大气压的密闭氧舱内机体吸入100%纯氧而达到提高缺氧组织和器官供氧的治疗目的一种有效方法。
二、 高压氧治疗的机理?
1、增加血氧含量,提高血氧分压。
2、增加血氧的弥散能力。
3、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增加缺血区的血流和椎—基底动脉供氧量。
4、降低血液粘度,增强微循环血液流变学动能,改善缺血缺氧组织血供,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
5、抗微生物作用,对厌氧菌有抑制作用。
6、消除体内气泡活禁锢于体内气体。
7、增强某些肿瘤细胞对放射线和化疗物的敏感性。
三、高压氧治疗每次需要多长时间?
高压氧治疗需要三个阶段:加压——稳压吸氧——减压,吸氧时间为60分钟,中间休息5分钟,整个过程大约需要两个小时左右。
四、高压氧治疗多少次为一个疗程?
1、高压氧具有针对病因、对症及康复治疗的作用,治疗效果取决于高压氧治疗的时机和治疗的次数。
2、高压氧治疗必须力争早期开始,保证足够的治疗次数。
3、首次治疗次数应达到:20—30次。
五、高压氧治疗的目的?
1、最大程度提高体内氧含量,纠正全身及局部缺氧所引起的症状、体征(减轻肿胀、水肿),促进各种损伤细胞修复、生长,存在造血干细胞生成。
2、抗菌杀菌作用,与抗生素的协同作用。
3、缩小体内气泡。
六、高压氧治疗安全吗?
1、大量的临床和实验证明,高压氧治疗是安全。高压氧治疗的副作用和并发症非常少。一般来说您不会感到高压氧治疗的副作用。
2、在治疗特定阶段,您感到耳朵像坐飞机时有鼻塞感。在治疗前,应该学会几种调整鼓膜压力平衡的动作。由于在密闭的氧舱内,个别病人会产生恐惧感。
七、高压氧治疗可能出现的不适感、副作用、并发症有哪些?
1、加压期间耳闷胀,偶可出现耳痛、中耳气压伤(鼓膜及中耳)。
2、副鼻窦气压伤(与副鼻窦炎有关),及肺气压伤(与某些肺疾病有关,昏迷、痰多/肺部感染患者)。
3、氧中毒(肺、中枢神经系统及眼):正常情况极少发生,高烧易出现。
4、减压病:一般不发生,紧急情况时,偶可出现。
5、与个体差异有关的一过性、可逆性近视。
6、与年龄、个体差异有关的晶状体混浊。
7、再次脑出血(与原发病、咳嗽、烦躁及高血压等因素有关)。
8、脑梗塞再发、或合并脑出血。
9、昏迷或气管切开、插管等危重病人运输、治疗期间出现窒息、呼吸心跳骤停。
10、病情无改善或好转。
11、或即使治疗期间病情可能加重。
12、发生其他难以预料的危及患者生命的意外情况。
13、一旦发生上述风险和意外,医生会采取积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