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潜心教学,他是临床医学生的引路人
“同学们,大家知道急诊是干什么的吗?你又是怎么理解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含义的呢?”,“三年前开始的抗疫,你悟到了什么?”这是第一临床医学院首席急救医学专家、韦建革教授上学期给2021年级临床医学大专班学生和2019级本科医学生进行急诊医学开篇教学的情景。按照第一临床医学院急重症教研室的安排,韦建革老师负责给临床医学大专和本科的急诊医学绪论。尽管韦老师是桂中地区公认的急救专家,每年在院内外开展的《急救与医疗安全》相关大小学术报告早就掌控自如深入人心,他还是作了认真的准备,课前他甚至为把教案和课件做好,会一直工作到凌晨三点。他设计的每一个教学环节紧紧围绕医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更为关键的是,他在课堂中特别注重思政教学,用急救案例以及白衣战士逆行出征的场景,让学生们对将要从事的医学事业有了直观的认识,特别是一附院急诊团队的老师们在救治急危重症患者时所表现的精湛医术和永不放弃的职业精神,使医学生们得到心灵的洗礼,懂得了感恩,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于是,课后就纷纷有学生发来微信,“老师们太专业了,我们都想到急诊科见习呢”。“老师,很庆幸从急诊科开始实习,这两周过得很充实,每天都能听您给我们讲故事,我们记住了您的教诲,急诊不仅需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急救技能,也需要有“上医治未病”思想。而2016年首招的临床本科学生则是最幸运的,刘淑芬、张虎等四位学生是急重两位导师的学生,因此也是时任教研室主任韦建革老师弟子,他从学生入学大一第二学期开始就认真的履行了导师的职责,经常去学校看望他们,宿舍、饭堂,他与一见面总要说上1小时,开启他们的思想,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还要求他们关注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件以及务必要学会对家人的关心、尊重。他以长辈和导师双重示范效应,因此他的学生越来越多,有包括巴基斯坦大卫在内的9名学生都选择成为导师韦建革的学生。更为可喜的是,这些学生中刘淑芬等4人在1-2年内先后在郑州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右江民族医学院等院校的研究生。其它的学生则分别在市内多家三甲医院开始住培生涯并且均通过了执业医师考试,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师。

(第一临床医学院临专2021级1班学生庞彩英同学的急诊实习总结)

(每天的学术交班上进行急救思维培训)

(韦建革老师在为心脏骤停病人心肺复苏)

(第一临床医学院临专2021级1班学生龙松泽同学的急诊实习日记)

(韦老师为进修生指导危重病人的深入救治)
言传身教,锻造大医的名师
韦建革老师1985年7月毕业后就在一附院的前身柳州地区人民医院普外科工作,先后到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暨南大学华侨医院、自治区人民医院进修以及科研,积累了极为丰富的临床、教学和科研经验,很早就是医院的外科专家。特别擅长腹腔严重感染、重症胰腺炎、重症胆管炎、绞榨性肠梗阻、严重休克脓毒症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救治以及复杂肝胆管结石、肝癌、肠癌、乳腺癌的手术治疗。从30年前开始,他就按照各大医学院校的医疗、教学模式对各级学生进行言传身教,经他带出来的学生遍布各地,成长为当地的有名的医生、专家,许多学生甚至是医院的院长。在广东东莞工作期间,他负责医院的教学管理,南方医科大学等院校的学生特别喜欢听韦老师的课,这些学生至今都很感激韦老师的教导。从广东调回来后,于2008年到急诊科任主任,将他在休克、感染、心肺复苏、严重创伤等危重症的救治经验向全科医护人员及各级学生分享,不断改变他们的意识,培养他们的临床思维、急救理念,训练他们的急救技能,还培养他们严谨、认真、负责的作风。因此,急诊科悄悄地发生了变化,急诊团队的凝聚力、战斗力逐步形成,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一直在98%以上,特别是突发心脏骤停患者救治成功率名列区内前矛。“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默契的配合、最果敢的亮剑”是急诊科团队工作状态的真实写照。为此,2019年急诊科荣获国家卫生健康委的表扬。作为医院的首席急救医学专家,只要他知道抢救室来了重症患者,他总会第一时间出现在病人的面前,快速评估、快速指挥团队展开救治,甚至心肺复苏、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深静脉穿刺等这些基本的操作,他都会高质量的完成。往往用不了几分钟,就能将患者的危急情形逆转。韦建革主任抢救病人时的镇定、果断以及扎实的功底,让各级各类学生折服。在给患者救治的同时,抢救室就是他给急诊医护团队、学生示教的讲台,在一附院急诊科如此,在挂职忻城县人民医院期间也是如此。而那些从各地慕名前来找韦主任看病的患者,大多经过多家医院的诊治。韦主任就耐心细致地询问病情,从发病后的主要病症一路追问到好发因素、生活方式、家族成员甚至有无精神刺激等,都是他重点关注的内容,体格检查也是极其细致的,总之对这些疑难杂症他都不会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因此,经过他看过的这些病人几乎都得到了及时的治疗,问题也迎刃而解。多年来,因反复上腹胀、胸闷、腹痛、头昏、乏力、发热、皮疹被各家医院误诊及自认为颈椎病、眩晕症、肠胃炎、皮肤病的阿公、阿婆、大叔、大姐、甚至小弟弟们,韦主任认真查看后确诊为冠心病、脑血管病、肿瘤、血液病、肾脏病的数不胜数。







对于这些在各级医院都可能存在的危急重症患者,如何快速进行救治的问题,韦建革老师每天早上都会在科室的学术交班会上进行点评,通过实例启发全科医护及住培学员、进修生、全科转岗学员及实习生进行认真思考。对于与该病例救治相关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以及最新的进展,韦主任总会根据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对这种形式的教学感到新奇也收获满满。他们在急诊科学习的急救理念和学校书本中无法弄明白的知识。《急救思维——复杂问题简单化》、《急性呼吸衰竭的急救策略》、《急性胰腺炎的早期液体复苏》、《过敏性休克你真的会处理吗》、《急诊首诊负制与沟通的重要性》等,这是每天早上交班的PPT背景,韦主任都不用特别准备就进行了即时的开讲,当然效果是明显的。外院住培结束来急诊科工作的黄河炜、黄玮医师说:“韦主任把我们不完整的临床思维、急救思维补上了,特别实用,很快就可以上手了”;全科转岗学员廖付安、象州县中医院进修的余永成医师、军医吴佳医师等学员于是说:“韦主任所教的急救技能和处理策略都是干货,胜读十年书,跟着韦主任和急诊科的老师学习每天都能进步”。韦主任的晨间学术交班同时还涉及潜在风险的病例,无论是患者自身的原因还是医方的因素,都值得全科及学员高度重视。韦老师经常说:“急诊不仅需要有急救能力,更要有严谨的临床思维,通过对蛛丝马迹的追踪去甄别有无风险”,因此他特别强调要有“上医治未病”的观念,大医体现在每一个细节。
在韦建革老师的长期教育、培养下,急诊科团队的医护人员整体能力持续提升,各级学员的进步也是肉眼可见。因此,韦建革主任是我们心中的名师。(急诊科供稿)